找到相关内容16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传因明·术语

    多文身、多句身。 非量 藏传因明用语。(1)指似现量、似比量之外的知觉。如普觉的《因明学启蒙》中列为“已决智”、“伺察识”等五类,而已决智中又分为现量已决智和分别已决智。(2)指似现量和似比量...五十一种心所之一。在藏传因明著作中,普觉•强巴的《因明学启蒙》将其列为非量之一,指在现知和推理中不依据于正因,或者不符合事实的认识。分为“无理由”、“与理由相违”、“理由未定”、“理由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5838629.html
  • 1月10日(农历11月22日)恭逢八思巴大师纪念日

    。   至元十七年(1280)十一月二十二日,八思巴圆寂,享年四十六岁。元帝为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并谥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的称号。   ...

    喜饶嘉措

    |纪念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908297454.html
  • 盘点25位皈依佛教的中外明星

    弟子。张国立说,他的祖母、母亲都信佛,因此他的佛缘从小就根深蒂固。   臧天朔信佛已经有10多年了,他的师傅是昆明最负盛名的圆通寺的主持方丈淳法大师。   张铁林法号普觉,10年前是在香港...

    佚名

    |明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07413923631.html
  • 中国藏传因明之 术语

    1688—1738)的《量论要义根本释智者颈饰》、普觉•强巴的《因明学启蒙》。还有龙朵活佛的《因明学名义略集》、工珠•元旦嘉措的《量学》等等。嘉木样协巴多吉(1648—1722)又...两两并列者,称为文身、句身;三个以上并列者,称为多文身、多句身。 非量 藏传因明用语。(1)指似现量、似比量之外的知觉。如普觉的《因明学启蒙》中列为“已决智”、“伺察识”等五类,而已决智中又分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5438623.html
  • 圆瑛大师论佛法之精神

    则佛、儒二教,如日月丽天,亘古并曜,固未可辄为轩轾。”他在《佛儒教理同归一辙》中说“佛教者,是释迦牟尼佛觉世利生之教也”,“佛成道后,即以自觉之道,普觉众生,犹儒教所云,使先觉觉后觉,是天民之先觉者。...

    李明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341377.html
  • 清西番学总管仪宾工布查布

    普觉。真知。佑国如意。大宝法主。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因叔侄传系为吐番国总主。按本传。世祖初。命取明堂针炙铜像。示之于阿尼哥曰。此安抚王[袖-由+戢]使宋时所进。岁久阙坏。无能修完者。汝能新之乎。对曰。请...

    心照不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3157668.html
  • 千年佛都大理崇圣寺三塔

    的十六景之一。有人题写于原钟楼的“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之天”的名联佳句描述的就是这一景观,而清代周之烈题写的“楼势欲空天地我;钟声唤醒去来今。”同样有异曲同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05458552.html
  •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四)

    合称“十二圆觉菩萨”。从右一起分别是: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左一起分别是: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净业障菩萨、圆觉菩萨。菩萨们坐姿颇为别致,或两腿皆盘,或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0059135.html
  •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六)

    罗怙罗)、十二圆觉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净业障菩萨、圆觉菩萨)、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二十诸天(大梵天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0659142.html
  • 禅境与诗情(2)

    ,小而无内,正如白云行空,舒卷自如,而无来去之相。如有人言“舒卷之间,无迹可寻”,已嫌著相,落入“有”“无”边见,故香岩说:“卷来绝迹已成多。”  大意普觉禅师说:“……此事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

    李杏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164013.html